近日,济宁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任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“新能源汽车4S店消防专题培训”。此次培训聚焦新能源汽车经营销售的消防安全痛点,旨在通过专业指导强化行业安全管理能力,为城市安全治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筑牢“双防线”。
一、产业发展催生安全新课题,专项培训直击痛点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济宁快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4S店作为集销售、维修、充电、售后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场景,其消防安全风险与传统汽车4S店存在显著差异——动力电池热失控、高压电气系统短路等特殊风险点,对消防管理提出更高要求。
任城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快,4S店若消防管理跟不上,极易引发火灾事故,不仅威胁企业财产与人员安全,也会对城市消防安全治理造成挑战。”基于此,本次培训以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《汽车库、修车库、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》等为核心依据,围绕新能源4S店“销售—维修—充电—喷漆”全流程,系统性讲解防火标准与实操要点。
二、专业指导构建全流程防火体系
培训中,任城消防人员从六大维度拆解消防安全核心要点:
(一)功能区域与防火分隔:销售区、维修区、充电区等需以2小时防火隔墙+甲级防火门窗严格分隔;Ⅰ类维修车间(维修工位超过15个)须独立建造,且禁止与甲乙类场所贴邻。
(二)充电设施布置:集中充电区优先设置于首层、二层或地下一层(地下四层及以下禁用),需作为“独立防火单元”(配备2小时隔墙、乙级防火门及2个疏散出口),解决“充电区与维修区混杂、疏散出口不足”等常见隐患。
消防设施配置:对Ⅰ类维修车间、大面积展厅、无外窗维修车间等场景,明确自动喷水系统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机械排烟系统等“刚性配置要求”;全场所按“严重危险级”每50㎡配备2具4KG干粉灭火器并定期检压。
(三)安全疏散管理:展厅需设宽度≥4米的独立汽车疏散出口实现“人车分流”;停车场车位超50个时,须设2个以上、间距>15米且宽度≥7米的出入口,严禁通道被轮胎、展车等堵塞“生命通道”。
(四)喷漆间规范:喷漆间需以防火墙与其他区域分隔并设直通室外出口;非封闭喷漆间限1个车位、封闭喷漆间限2个车位,且需满足“通风≥10次/小时”“防爆灯具”“地面承重≥1000kg/㎡”等附加要求。
(五)隐患自查指引:梳理“股东安全投入不足”“员工不会操作消防器材”“焊接前未清理易燃物”等9大类常见隐患,为企业自查自纠提供明确方向。
三、政企协作助力“安全+发展”双向赋能
济宁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协会主动联合消防部门组织培训,是希望以“政企协作”模式,推动行业从“被动整改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。
(一)培训强调“物防+人防+技防”三位一体的消防工作思路:1、“物防”:按标准配齐消火栓、自动报警系统等硬件设施;2、“人防”:每月开展消防演练,确保员工100%掌握灭火器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使用法;3、“技防”:鼓励企业接入“充电温度超标自动断电”“火灾AI巡检”等智能系统,提升风险预警效率。
(二)参与培训的某新能源汽车4S店负责人坦言:“培训里‘4S店如何规范建设’‘电池起火优先考虑使用室内消火栓控制’‘充电区必须双出口’‘如何辨别灭火器、应急照明灯真伪’等实操要点,解决了我们很多实际困惑,接下来会尽快对照落实。”
四、以安全治理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
从城市治理视角看,此次培训既是济宁应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挑战的主动作为,也是以“精准化消防服务”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。任城消防部门强调,新能源4S店火灾风险高于传统业态,“隐患即事故”,唯有通过专业培训推动企业规范管理,才能既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济宁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。
未来,济宁市将持续深化“消防部门+行业协会+市场主体”的协作机制,以更精准的安全服务,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安全治理的“同频共振”提供有力支撑。(郭卫东)